健康養身★睡前「5分鐘」小動作,醒來會排毒瘦身!!太神奇了!!!

睡前「5分鐘」小動作,醒來會排毒瘦身!!太神奇了!!!

 

睡眠對減肥真的很重要,減肥方法中有不少都跟睡眠密切相關。而在睡前養成一些良好的習慣,可以讓你在睡夢中一路瘦到天亮,醒來就會不一樣哦!

睡前做點有利於減肥的事,能讓你整夜安眠之餘,還可以排毒瘦身。看看都有哪些招數,讓更你更瘦吧!

一、敲膽經:活血排毒、排水腫

按摩敲打膽經,可以舒經通絡、活血排毒,血液循環快了,身體就會有足夠的能量來排除垃圾,體內的水腫、毒素自然就會去除,按摩敲打的部位就會瘦下去。

如何敲膽經?

膽經在下肢的巡行路線是沿股、下肢外側中線下行至小趾、次趾之間。有個很容易找到的標誌,就是沿著褲子中間的那條線至膝蓋側面處,主要是環跳、風市、中瀆、膝陽關四個穴位。

注意:太晚睡的話(晚上11點之後)就別敲了。因為肝膽是表裡臟腑,晚上11點後敲膽經容易造成肝臟上火的現象。

二、推腹減肥:清掃經絡垃圾、減腹部脂肪

不過如果你真沒注意時間,11點後才敲膽經也沒關係,只要再接著做推腹這個動作,那就一樣不會上火。

推腹法就是通過簡單的手法,幫你清掃經絡垃圾,從而達到舒肝理氣、開胃健脾,補腎養心的目的,這對於情緒病發胖的效果十分有用。

睡前推腹本身就可以減少腹部和下半身脂肪,因為推腹可以把新鮮氣血帶到腹部和下半身,經絡通了,想不瘦也不行。

如何推腹?

最好是躺在床上,先用雙手握拳(用掌跟也可以),從胸的正中央往肚臍眼下方推過去,只有這一個方向,不要逆推。在推的過程中力度要適中,並同時感覺腹部有無異樣,如此推上10-20次,有硬塊的地方要認真推推,那裡很可能是有內脂肪擠壓,推開了也許能瘦一兩斤!

三、按摩淋巴:瘦臉、分解脂肪

淋巴循環欠佳,會影響身體的排毒機能,容易產生毒素積聚體內與水腫問題。睡前按摩淋巴,可以引導身體排出多餘毒素和水分,不僅美容養顏,而且還可以加速分解脂肪,讓你睡醒後發現浮腫不再,身型也會顯得輕盈些。

如何按摩淋巴?淋巴的位置主要集中在股溝和脖子上,因此你可以在這兩處地方用一定的力度按摩3-5分鐘。

四、電吹風吹肚子:減腰腹的神奇方法很多人腰腹肥胖因為腹部受寒,脂肪分解不出去而堆積在這裡。如果能用風筒在睡前吹熱,就可以把暖流一直帶進被窩,讓身體內在一整夜都溫暖,血液循環順暢,能有效地打擊腰腹積壓的脂肪哦!

五、提前一小時關電腦 、關手機至少在睡前1小時前關掉電腦、手機,這樣可以讓你不會對著手機一直發呆,而會在睡前走動,讓身體的新陳代謝重新活躍起來。而且可以減少輻射傷害,讓身體的機能運轉正常,自然就不會囤積脂肪,順利減肥了。

六、勤泡腳減肥腳是人體中離心臟最遠的部位,對血液回流尤其是下半身肥胖的影響很大。睡前用熱水泡泡腳,既解乏,又利於睡眠,還可以瘦身。熱水泡腳可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環,驅除寒冷,促進代謝,最終達到養生減肥的目的。

七、睡前伸懶腰變瘦:加速內循環在睡前可以伸幾個懶腰,對減輕一天疲勞是絕對有好處的。伸個懶腰還可以讓腰部得到活動,並保持脊柱正確位置,保證你在睡眠中的內循環順暢不受影響,讓體內的人體垃圾由相應的臟器處理後排出體外,對身形的健美和瘦身有作用。

八、梳頭100遍:疏通經絡,健康瘦睡前梳頭100下的好處是非常多的,美容、瘦身、安眠等。因為頭部的穴位很多,而且都是在身體重要的經絡線上,疏通了頭部,能幫助全身的內循環變得順暢,不讓脂肪堆積,輕鬆瘦身。

九、睡前少喝水:防水腫面部水腫絕對阻礙事業、戀情發展。韓國文根英,水腫前後簡直是兩個人啊!

在晚上21點後,一般人體的器官都進入了睡眠狀態,此時喝的水多的話,讓內臟又必須重新開始工作去消化運轉,容易打亂身體生物鐘,尤其是腎臟的負擔變重,讓浮腫加劇。因此睡前少喝點水,能維護身體的休息,保證睡醒後不會出現浮腫變胖的情況

 
 
圖片來源(圖為示意,此篇內容與大s無關)

相關推薦

【健康醫療網/記者曾正豪報導】一名66歲林先生,平時飲食清淡,且有運動習慣,菸齡卻長達20年,日前出現血尿,起初不以為意,連續兩個多月未改善,發現馬桶整缸血色才緊急就醫,經檢查發現泌尿上皮有4公分腫瘤,確診為左側腎盂泌尿上皮癌第三期,經化療以及左側腎臟輸尿管根除手術,腫瘤完全清除,林先生決心戒菸。亞...

閱讀詳情 »

【健康醫療網/記者蔡岳宏報導】衛福部宣示2025年根除C型肝炎,高盛行的偏鄉與原鄉被視為第一優先。台灣肝臟學術文教基金會配合官方推動「山地型原鄉C型肝炎完治試辦計畫」,安排民眾篩檢並追蹤治療。衛福部長陳時中日前宣布,今(108)年高雄市桃源區已率先達成九成九篩檢率、九成五治療率的好成績,成為台灣第一...

閱讀詳情 »

【健康醫療網/記者田柏升報導】台灣十大癌症 大腸癌連續11年位居榜首台灣美食千百種,隨著民眾越來越習慣西化的飲食,同時也記得千萬要慎防大腸直腸癌。據衛福部十大癌症最新統計,大腸癌居然已經連續11年居冠。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血液腫瘤科戴承正主任表示,很多病人都是症狀嚴重時才就醫,超過三成病人發現時都已...

閱讀詳情 »

隨著台灣邁入高齡化社會,老年人口比例的攀升使得長輩健康問題越來越受到重視,人體器官一旦老化,許多疾病便伴隨而來,肌少型肥胖症(SARCOPENIC OBESITY)即是因年齡增加所導致的生理機能衰退,不僅提高罹患慢性病的風險,當肌肉流失影響身體維持能力,也可能使患者逐步走向失能。 肌少症是高齡族群常...

閱讀詳情 »

Facebook留言